
一、做到“四知道”
1.知去向:孩子外出时,家长需明确其具体活动地点。
2.知同伴:了解孩子与谁同行,避免与无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结伴。
3.知内容:掌握孩子具体活动内容,严禁其参与河边玩水、捞鱼、游泳等一切高风险涉水行为。
4.知归时:约定孩子返回时间,超时未归需立即联系并寻找。
二、教育孩子“六不准”“四牢记”
1. 不私自下水游泳;
2.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;
3. 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;
4. 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;
5.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
6. 不擅自下水施救。
1. 天气再热,不随意到河塘去降温;
2. 水景再美,不轻易到水中去感受;
3. 水性再好,没有保障别下水;
4. 别人再劝,不用生命去逞能!
三、掌握正确救援方法
家长需与孩子共同掌握科学的自救与救援方法:
1.溺水自救方式:如不慎落水,要保持镇静,放松全身,头部后仰,使鼻部露出水面呼吸,尽可能保持漂浮等待救援。若附近有漂浮物,应尽量抓住,增加浮力。当救援者出现时,不要惊慌抓抱救援者,听从救援者指挥。
2.正确救援方法:如遇到同伴溺水,不要盲目下水施救,要大声呼救,寻求周围成年人的帮助,同时拨打急救电话,也可寻找身边的漂浮物抛向溺水者,如救生圈、木板等。
特别提醒:未成年人不具备直接救人能力,盲目下水或手拉手救援极易引发连环溺水悲剧。即使采取智慧救援,也要以保障自身安全为前提。
生命至上,安全第一!请全体学生及家长严格遵守防溺水安全要求,共同筑牢生命安全防线。